



“某大功率限幅器芯片获独家采购。”
“某限幅低噪放订单量又创纪录。”
经过长达一年多攻关汗水的倾洒,国基南方前端限幅低噪放芯片研发团队陆续迎来了“开花结果”。
这是一支青春的团队,共11人,平均年龄不到30岁,90后占比60%以上,承担着前端芯片研制任务。在科研生产任务面前,他们瞄准前沿开拓进取,聚焦难题攻坚克难,在创新征途中闯关夺隘、激扬青春。
集智攻坚:看似寻常最奇岖
传统限放模块体积大、成本高、研制过程复杂,无法满足模组轻、小、易的发展要求;大功率限幅器耐功率水平受限于电路设计技术和工艺器件水平,一直提升有限。与此同时,横向科研任务蜂拥而至,急需技术支撑。
协同克难,集智攻关。面对海量任务与技术难题的双重压力,团队在党总支和部门的支持下,成立模型—电路—工艺联合攻关团队,牵头申报争创党员攻关项目,形成工艺研发联动的跨团队攻关合作模式。攻关期间,针对当前存在的痛点,团队梳理出限放芯片耐功率等方面十几项亟待解决的共性难题。聚焦共性问题,团队定期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,加强任务策划、落实,器件设计、工艺优化、器件建模、电路改进等环节多维协同推进。同时,团队逐一分解、量化目标,实行每周组内打榜实名晾晒工作,将任务目标与责任传递到每位团队成员,集聚更大力量推动技术攻关。
经过攻坚克难与多轮技术迭代后,团队成员取得突破性进展,在一年内解决了多数共性问题且将相关成果推广设计应用,并研制出多款指标优异的大功率限放芯片。
奋勇争先:主动进攻再攀高
“加快技术突破,快速形成产品体系,努力将限幅低噪放板块发展成部门的另一支‘先锋队’”。随着技术攻关不断取得进展,团队成功完成蜕变,信心也更加充足。团队将技术预期转为“主动进攻”,落实核心成员目标责任制,朝着更高的目标去拼搏前行。
心中有目标,脚下有力量。在某重点竞标项目大功率限幅低噪放产品研制过程中,团队遭遇到限幅器芯片功率方面难题,耐功率距离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。该项目芯片产品用量大、技术性能要求高,拿下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面对压力,在部门主任设计师指导下,大家迎难而上,讨论方案、优化工艺、迭代电路设计。
“我想到了一个新的电路拓扑,可以针对性提高热分布。”
“这两天我梳理了相关文献,工艺上应该可以再优化一下。”
“模型精度现在还不够,再给我半天时间,我再迭代一下建模。”……
每次的讨论会,大家都积极发言,主动“揽活”,消除专业壁垒,迅速验证落实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团队攻克了难关,最终耐功率以明显领先的优势取得胜利,并形成了系列化的专利成果。
道阻且漫长,披荆斩棘往,属于他们的奋斗故事还在上演。团队将始终以奋者争先的姿态,攻坚克难、砥砺前行,为国基南方、55所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(来源/国基南方 杨进 闫俊达)